为更好实施本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未来五年,本市将积极营造全社会创业氛围,通过五个途径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来津实现创业梦想,使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新增1.75万家,并将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区县建设100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国家级、市级园区50个,让全市八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于园区。这是记者从昨天本市召开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训会上获悉的。
按照本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十二五”期间,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形成“铺天盖地”发展态势,使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届时,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将从1.25万家增加到3万家,全市培育的超亿元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500家。
昨天培训会上,市科委主任李家俊称,为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激励、引导、扶持创业。本市将通过五个途径,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风气,这些途径包括: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帮助现有科技中小企业引入创新要素,增加科技含量,使现有大量中小企业完成嫁接改造,成功转变成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以停薪留职、辞职等形式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市将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老师和学生携带科研成果出来创办科技企业,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企业或进行科技中介服务。本市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通过良好的创业政策吸引国内外掌握高端成果的人才和团队来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给他们提供创业平台,降低创业门槛,在天津实现创业梦想;让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积极主动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各种合作,共同创办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企业。
为促进初创期企业发展,本市将大力建设包括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创业导师队伍在内的孵化体系,目前本市正在制定全市孵化载体建设的方案,市区两级财政都将加强对孵化器建设的支持。同时,针对完成孵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的需求,还将加快国家级、市级科技园区和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的标准厂房等“加速器”建设,形成与企业快速成长要求相匹配的软硬件条件,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五年后,本市8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聚集在国家级、市级园区内。